关于恒耀平台你的位置:恒耀平台 > 关于恒耀平台 > 《黄帝内经·灵枢·经筋(下)》学习笔记九十二
《黄帝内经·灵枢·经筋(下)》学习笔记九十二

发布日期:2024-07-14 07:28    点击次数:181

  

图片

前言:

      了解自己的身体及其运行法则,不是医生的工作,而应是每个人生活的必备常识。学习并了解医学经典,正是增长这种常识,以做到心中有数。当然,其优异者与心有余力者,则可以恩及他人而成为医者。

本章内容要点:

      1、手少阳三焦之筋,起于无名指靠近小指的一侧,经腕、肘、臂外侧、肩、颈、下颌角、舌根、颊车、耳前、外眼角、额角等处。

      其病症的主要表现:循环运行之处有牵引及痉挛、舌体卷曲之状。

      2、手阳明大肠之筋,起于食指接近大指的侧端,经腕、肘外、肩髃、脊柱两旁、颈、颊、颧、左额角、右腮等处。

      其病症的主要表现:循环运行、集结的部位发生牵引、疼挛、疼痛,肩部无法举抬,颈部无法向左右扭动。

      3、手太阴肺之筋,起于手大指末端,经鱼际、寸口、肘中、臂内侧、腋下、缺盆、肩髃前、胸、膈、季胁等处。

      其病症的主要表现:循环运行、集结的部位发生牵引、疼痛、痉挛,严重的会恶化成息贲病,呼吸急迫,气逆喘息,或者胁下感觉拘急,吐血。

      4、手厥阴心包之筋,起于手中指端,经掌后、肘内、腋下、两胁、胸、膈等处。

      其病症的主要表现:循环运行、集结的部位出现牵引、痉挛现象,并且胸部作痛或者转成息贲病,伴有呼吸急促、上逆气喘的病象。

      5、手少阴心经之筋,起于手小指的内侧,经小指、肘内、腋内、乳内、胸中、脐等处。

      其病症的主要表现:循环运行或集结的部位发生牵引、疼痛、痉挛。具体表现有,肘部屈伸不便,心下有积块。

      6、手太阳小肠与足阳明胃经之筋,出现拘急现象,可导致口眼歪斜;眼角发生拘急时,会无法正常观物。

图片

      下面,随附《经筋(下)》之相关【原文】与译文:

      手少阳之筋,起于小指次指之端,结于腕,上循臂,结于肘,上绕臑外廉,上肩走颈,合手太阳;其支者,当曲颊入系舌本;其支者,上曲牙,循耳前,属目外眦,上乘颔,结于角。

      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,舌卷。治在燔针劫刺,以知为数,以痛为输,名曰季夏痹者也。

      (注①:手少阳的经筋,自无名指靠近小指的一侧而出,向上运行到腕部集结,再顺着手臂向上在肘部集结,接着上行环绕大臂外侧,经肩部运行到颈部,同手太阳的经筋会合。分出于颈部的一支,通过下颌角处深入于里,同舌根相接;另外一条分支,下行到达颊车穴,再顺着耳前行,同外眼角相连,之后上行经过额部,最后于额处聚合。

      手少阳经的经筋出现病症时,表现为本经的经筋循环运行之处有牵引及痉挛、舌体卷曲之状。医治的时候,应选用火针,手法要速刺急出,针刺次数以病好为准,有痛感的部位就是要针刺的穴位。这种病叫做季夏痹。)

手阳明之筋

,起于大指次指之端,结于腕,上循臂,上结于肘外,上臑,结于髃;其支者,绕肩胛,挟脊;直者,从肩髃上颈;其支者,上颊,结于頄;直者,上出手太阳之前,上左角,络头,下右頷。

     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,肩不举,颈不可左右视。

     治在燔针劫刺,以知为数,以痛为输,名曰孟夏痹也。

      (注②:手阳明经的经筋,自食指接近大指的侧端而出,在腕部集结,顺着手臂向上运行,于肘部外侧集结,再顺着大臂向上运行,进而在肩髃处聚合。其分支,绕开肩胛,挟在脊柱的两旁;其直行的部分,自肩髃向上运行到颈部;分出于此处的一支,向上运行到颊部,然后在颧部集结;其直行的分支,自颈部上行,从手太阳经筋的前方而出,向上到达左额角,在头部呈网络分布,再向下进到右腮处。

      手阳明经的经筋出现病症时,表现为该经筋所循环运行、集结的部位发生牵引、疼挛、疼痛,肩部无法举抬,颈部无法向左右扭动。

      对这种疾病,应选取火针进行治疗,手法要速刺急出,针刺次数以病好为准,有痛感的部位就是要针刺的穴位。这种病也被叫做孟夏痹。)

手太阴之筋

,起于大指之上,循指上行,结于鱼后,行寸口外侧,上循臂,结肘中,上臑内廉,入腋下,出缺盆,结肩前髃,上结缺盆,下结胸里,散贯贲,合贲下,抵季胁。

     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,甚成息贲,胁急,吐血。

      治在燔针劫刺,以知为数,以痛为输,名曰仲冬痹也。

      (注③:手太阴经的经筋,自手大指末端而出,顺着大指向上而行,在手小鱼际后集结,接着向上到达寸口部位的外侧,再顺着手前臂向上运行,于肘中集结,接着向上运行到臂部的内侧,进入腋下,从缺盆处而出,在肩髃之前集结,复又折返,上行至缺盆处聚结,从腋向下运行的一支进到胸中,在胸内聚合,又在横膈部分散开来,同手厥阴经的经筋在膈部会合,继而向下运行到季胁部。

      手太阴经的经筋出现病症时,表现为本经筋所循环运行、集结的部位发生牵引、疼痛、痉挛,严重的会恶化成息贲病,呼吸急迫,气逆喘息,或者胁下感觉拘急,吐血。

      医治此病的时候,应造用火针,手法要速刺急出,针刺次数以病好为准,病痛处就是要针刺的穴位。这种病称为仲冬痹。)

手心主之筋

,起于中指,与太阴之筋并行,结于肘内廉,上臂阴,结腋下,下散前后挟胁;其支者,入腋,散胸中,结于臂。

     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,前及胸痛息贲。

     治在燔针劫刺,以知为数,以痛为输,名曰孟冬痹也。

      (注④: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筋,自手中指端始出,顺指向上运行,穿过掌后同手太阳经筋一起走行,在肘的内侧集结,上行经过肘的内侧后在腋下集结,自腋下前后散开,挟两胁分布;其分支,进到腋下,在胸中分散开来,在膈部聚合。

      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筋出现病症时,表现为本经筋所循环运行、集结的部位出现牵引、痉挛现象,并且胸部作痛或者转成息贲病,伴有呼吸急促、上逆气喘的病象。

      对此病应选取燔针进行治疗,手法要速刺急出,针刺次数以病愈为准,有痛感的部位就是要针刺的穴位。这种病称为孟冬痹。)

手少阴之筋

,起于小指之内侧,结于锐骨,上结肘内廉,上入腋,交太阴,挟乳里,结于胸中,循臂下系于脐。

      其病内急,心承伏梁,下为肘网。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,筋痛。治在燔针劫刺,以知为数,以痛为输。其成伏梁唾血脓者,死不治。

      经筋之病,寒则反折筋急,热则筋驰纵不收,阴痿不用,阳急则反折,阴急则俯不伸。焠刺者,刺寒急也。热则筋纵不收,无用燔针。名曰季冬痹也。

      (注⑤:手少阴心经的经筋,自手小指的内侧始出,沿着小指向上运行,在掌后小指侧高骨处集结,之后再上行到达肘内侧集结,接着向上到达腋内,同手太阴经筋相交,向胸部行去,在乳内伏行,于胸中集结,顺着膈部向下运行,同脐部相连。

      手少阴经的经筋出现病症时,表现为胸内出现拘急现象,有积块坚伏于心下,此称做伏梁病。上肢的经筋出现病症时,肘部会牵引拘急,屈伸不便。总体而言,手少阴经筋出现病症时,表现为本经筋所循环运行或集结的部位发生牵引、疼痛、痉挛。对此病应选取燔针进行治疗,手法要速刺急出,针刺次数以病愈为准,有痛感的部位就是要针刺的穴位。如果病已转成伏梁而有脓血吐出,是脏气已经损伤、病情恶化的死症。

      但凡经筋出现病症,遇寒筋脉就会集中,遇热筋脉就会松缓,甚至引起阴痿不举。背部筋挛急促,则脊背会朝后反张;腹部筋挛急促,则身体前曲无法伸直。焠刺为烧针刺法,其治疗对象是由于感染寒邪而导致的筋急病,假如是由于发热而导致的筋脉松驰的疾病,就不适宜使用火针了。这一类疾病叫做季冬痹。)

      足之阳明、手之太阳筋急,则口目为僻,眦急不能卒视,治皆如右方也。

      (注⑥:足阳明经筋跟手太阳经筋出现拘急现象,可导致口眼歪斜;眼角发生拘急时,会无法正常观物。对于此类疾病,都应运用上面的火针进行治疗。)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恒耀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